2013年9月9日

學佛四依止—(2) 依智不依識

學佛四依止—(2) 依智不依識

學佛四依止—(2) 依智不依識

u 「依智不依識」

所謂的「依智不依識」,就是語文溝通或閱讀時,意思的判別要用智慧,而不要用「意識形態」(如何突破主觀意識)。

什麼是「意識形態」,這在性愛的意識形態中也說過許多,在此我再說明一次,那就是不要用個人的「意識認知」去判別事情,因為每個人的「意識認知」是不同的,甚至是汙染的、中毒的。

在此閱讀佛法,要讀的是真理,若你用「個人的意識認知」閱讀,那你讀到的可能是自己的意思,而不是作者的意思,不是佛法的意思了。

人性的「意識」是很容易被汙染的,當你閱讀多了邪見、無知、膚淺的文章,那你的「意識」不知覺地也有了邪見、無知、膚淺。所以,學佛的時候要跟著「正法」而走,這是很重要的。

相反的,一個人的「意識認知」若是正的,當你在閱讀文詞時,若遇到半懂不懂時,人們會用自己的「意識認知」去解讀,這就還好,因為解讀出來的結果還是正面的。

相反的,自己的「意識認知」中若是邪見、無知,那閱讀到半知不懂的文詞時,就會解讀成負面的意思了。

所以,當一個人心正的時候,就算閱讀到偏負面意思的文章,也會自動校正。當用正面的意識形態修正,那就成為正面的意思。當用智慧修正,那就成為正知見。

反之,一個人邪知邪見時,閱讀到正面的文詞,也會解讀成負面的意思。

因為人性解讀義理,幾乎都是用自己的「識」在分別,而少用智慧為什麼少用呢?因為智慧還沒開,除非你「開悟」了,你才真正有智慧。

用意識解讀事情,就如戴著有色眼鏡看世人人都帶著有色眼鏡)。

這個「識」會受什麼影響呢?

會受貪、瞋、癡(三毒)、慢、疑、邪見的影響。也因此這個「識」是汙然物,不容易讀到真理。

舉個例子說:

有人聽了一個人的話一百句,九十九聽了都有理,只一句不中聽,就全否定都不聽了。

也有人相反地,聽了一個人一百句話,九十九句都不中聽,只一句滿意,就通通都接受了。

因為,這是用「識」在決定取捨。因為這個人心中有愛恨之意在其中之故。

因為,當你鍾愛一個人,不管他說的有理無理,你可能通通都接受。因為愛的過度,讓人失去理性與智慧。

因為,當你厭惡一個人,他所說的不管有理無理,你通通都不會接受。因為你恨他,所以再多金玉良言,你也聽不下。因為「恨」會遮擋一個人的智慧。

感情,常是智慧的絆腳石。

人們最常犯的過失,就是用自己的「意識認知」去想別人的意思。要是你的「意識認知」是負面的,那好事就看成壞事了。相反的,若「意識認知」是正面的,那會意別人的意思時,可能把壞事當好事。

譬如,當有人要騙財騙色時,由於你的「意識認知」都是正面的,那你就把壞人當好人,結果就受騙上當了。

所以,這個「意識認知」,雖然正的比負面好些,但是好的意識認知也有壞處就是。

這個「意識認知」,其實也是之前說的「意識形態」。這可說,以「意識」判別事情,是沒有用智慧的,而是用直覺感官,所以很容易出差錯。而智慧,其實就是給你修正「意識認知」的。

「意識形態」雖然也可稱為「無明」,但是,「意識形態」有時也有正面的作用。(無明大百科(1無明大百科(2)

譬如,「群族意識」也是一種「意識形態」。意即,居住在同地區的人,他們有著生死與共的概念,所以當群族間有了災難時,他們會共同防禦。遇到敵人攻擊時,他們會團結起來抵抗。這是「群族意識」,也是「意識形態」,也有正面的地方之舉例。

但是,一場戰爭要不要和外族打仗,其實,這也需要「智慧」判別,而非團結打仗就是好的。

又譬如,學佛族有的人是「依人不依法」,這是一種「意識形態」的決定。但是,如果他跟隨的是名正派的大師而學,那就算幸運沒問題,他不會跑去外面亂學,避免被汙染,這就是「意識形態」押對寶了。

但反之,有的人跟隨一個師父學習之後,日久之後若發現自己所跟隨的是「邪師」,發現跟錯人了,他並不會想要換師父,而會繼續坳下去,因為「意識形態」是沒有智慧的。這可以說,習於用「識」決定事情的人,跟隨邪師、邪教日久之後,就走不出來了。

這可以說,以「智慧」選擇法、師父,這是很重要的,但問題是,並非人人智慧都那麼高。所以,修行過程就各憑運氣了。

凡夫選擇師父總是各憑運氣。智慧越高的人,所選之師父等級也越高。

有關依「識」而不依「智慧」我再舉個例子好了。

譬如說,我說我這裡也有「男女雙修」,但是聽到的人反應可能很兩極了,有人叫好!有人叫衰!

因為,每個人對於「男女雙修」之詞,都有各自的見解。尤其當今網路上,這個「男女雙修」之詞老早被汙染了,也看不見其真義了。因此很多人都用片面的、錯誤的認知看待這件事,結果誤解了,自己卻不知道。有的人以為男女同居隨時可以做愛,這叫男女雙修。有的人以為淫亂是男女雙修。果真是「一種修法,各自表述」卻沒個人知道正確的。因為人都習慣用自己的「識」在解讀事情,所以常不知道真相是什麼,但卻各自批評。因為「依識不依智」就會這樣糟糕。

在「男女雙修」中,有的人會以為,那是不是隨意就可以做愛呢?這樣的想法當然也是很單純

在自由性愛天堂中,當你想要做愛時,那也要對方喜歡你吧!所以,並非你喜歡誰,誰就會和你做愛。

但是,這個議題並非是男女雙修的內容。

只是人們會用自己的「意識認知」想事情,但是所想常不是真相。對於偏差的認知,要是你有理性的發問,這就還好。要是你以為是這樣,卻又沒有和別人比對,而把誤解當了解,結果又多了個「邪見」在心中,而這個「邪見」還會在未來繼續發作而惡化。

因此,當你閱讀文章或與人溝通時,要是遇到不理解的,你當保持客觀態度,而不要私自下定論,這才不會誤了自己。

與高標準比對,以減少「識」的誤解。
高標準就是能讓人解脫、成佛的最佳準則。
(圖為從禪舍看村子)

人之間的誤會是常常發生的,尤其在情侶間更常因為誤會而分手,所以,我們挑對象的時候,比較喜歡挑個性相容的,或者就挑個星座相合的來做朋友。

為什麼要這樣挑呢?

因為個性相近或星座相容的兩個人之「意識形態」比較接近,比較不會誤會,所以比較不會吵架。

反之,年齡或月份差距不搭對的,由於「意識形態」認知上的差距比較大,所以相處上容易誤會而吵架。

也就是說,人之間的溝通常常來自「識」的不同而有誤解,但是一但雙方有溝通障礙或是摩擦時,你要是能體諒這可能是誤解時,我想,你更可以包容彼此的無心之過了。

理性的選擇雖然能挑出最好的情人,但是理性的決定往往和「識」的喜好有落差。所以,挑對象時,一半依理性(依智),一半依感性(依識),這是最平衡的挑選法。

也有人讀文章,專門讀看別人文章哪裡有錯,像這種只挑別人缺點,不看優點,就不是讀文章囉,而是心理生病了。因為「識」受汙染了,或是中毒了,或是懷有我慢、怨恨在其中。

也有的人,讀文章會「斷章取義」不看全部,只抓某一句話,就批評人家,這也不是在讀文章,這當然還是「識」生病的緣故。

其實,讀文章要用「平常心」而讀,內心沒有瞋怒、怨尤,沒有傲慢、自大,這才是讀文章。

所謂的「依識」,就是人們在交流或閱讀時,會依「主觀感受」、「主觀認知」而研判義理,這種毛病就是「依識不依智」。

其實,要閱讀佛經的話,一般人是大有難度的,因為佛經的義理有個深度,所以有人說「佛經是專給開悟的人讀的」。但是這句話,你還是要「依義不依語」而理解。

既然佛經這麼有難度,所以,若你想理解佛法,那就要特別注意,要保持「依智不依識」的情操而讀,以免誤會了真義都不知道。

也因為一般人還未達開悟階段,所以讀經只能看一些大師所講的註解,但只要你跟對了大師,那就沒問題。但是你要知道,末法時代,外面冒牌的師父有許多,所以這也是你要自己注意過濾的。

所謂的「依智」就是其中不含個人的主觀,沒有個人的恩怨情仇在其中,沒有個人的各種情緒在其中,而以合理的推斷去理解,這就是「依智」。

若要正確解讀佛理,若要理想的「依智」,其實要有「明心見性的智慧」。但也許,你會認為自己還沒這個程度。要是知道自己沒有開悟,那你閱讀時,要找對師父。要不然就要保持中性、客觀態度而理解才好。

找對師父修行,讓你省下千百世的受苦。
(圖為從禪舍看村子)

「依智不依識」我舉個生活中的例子,以讓大家了解:

譬如,假設我說社會男女制度應該實施「一夫多妻」比較好,這時聽到的人一定有各種反應了。

也許,女人會說,這是男人想要享受齊人之福,所以才這麼想。

而男人這方,可能都叫好,因為男人本是多情種,所以自然不反對。

但是,我告訴各位,這兩種想法與反應都是「依識而不依智」,因為你沒有思考這個制度對於社會的好壞利弊,就以個人感覺、需求去判斷是非,所以又落入了「依識」的窠臼了。

譬如,當國人參加旅行社出國旅遊,都習於挑選便宜的團,只看到便宜就喜歡。

因為這是「依便宜」而選擇,所以不是「依智」。

有的人則是看出門一趟,能否旅遊更多的地方而選擇,因為有的人的心理面,只要出國一趟能到過許多的地方,心裡就會感到滿足感,因為「我出國到過許多的地方」,這在親友間談論起來,是很有光彩的。像這種的心態這也是「依識而不依智」。

先把旅遊目的弄清楚,再決定你要選擇的行程。

什麼是「依智」呢?

我現在用選擇結婚對象來舉例好了。

有的人在選擇對象時,要考慮對方是否豪門,對方是否有錢,直到結婚後才發現不幸福而離婚了,因為當初的選擇是「依虛榮」而選,而非「依幸福」而挑之故呀!

若要依幸福而挑,那你應該挑個體貼的吧!挑個能尊重你的吧!挑個善解人意的吧!但是,因為被虛榮心障礙了,因而落入「依識不依智」的決定,所以婚姻失敗了。

只是這些「依識」,每個人所依之識都不同,但是,你能否察覺到自己決定事情是「依識」,若能察覺的話,這就是「悟」。這可以說,若不是有在修行,有在自我檢討,一般人的「依識」行為,自己是不知道的。

因為這個「識」,隸屬深層意識」了(淺層意識/深層意識)。

因此,當你在生活中決定事情或理解事情時,要時刻檢討自己的決定、認定,是依智?還是依識?

容易自知、察覺的識稱為淺層意識,不容易自知的識稱為深層意識

 

相關文章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