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為「有我」,故有一切的痛苦。因為「有我」所以有自尊心、自私心、分別心等等之心,而這個「我之意念」也是痛苦與輪迴的禍首。若人能明白「無我」的真意,則能脫離苦惱走向解脫。 |
什麼是無我
我們把「我」分為兩部份來探討。一是物質的部份或稱有形的部份,指這個軀體。二是精神部份,也是無形的這個部份,指有思想、有情緒、有欲望的心識這個東西。
假如這個物質的軀體是「我」的話,我們先自問這個身軀是怎麼來的?它經由父母交配生下來,然後吃東西、呼吸空氣而成長。但是這個身體天天都在變,那一天的軀體才是「我」?要是每天不一樣的軀體都是「我」,這樣豈不是有一大堆的「我」。要是身軀是「我」的話,它為什麼天天都會變化,既然天天都會變化的東西,那就是沒有固定性質的,既然沒有一定的性質,也不能稱它是什麼。
身體吸收大地的食物,空氣、陽光等,而長成身上的血肉細胞,這個身軀是眾緣合成而來的,那你說這個軀殼是什麼東西才好呢?
如果你能發現身體不是「我」的話,接著來看這個「心」。也有的人,並不知道自己有個「心」,有點警覺的人才會知道自己有個會思想的意識。人是最高等的動物,「覺性」也最強,所以能發現「心」的存在,但是其他動物可沒有這麼清楚。
雖然是身體在造作行為,其實主導者是這「心」,所以是六根之「王」,也叫做「心王」。但是現在要探討的是,「心」是不是真實性的東西?
這個心有感受、會思想、有情緒、會識別、有欲望、會造作這些功能。我們以情緒來說,要是天氣炎熱或者肚子餓的時候,人的情緒就會特別壞,要是「情緒」是真實性的東西,為什麼還要受外在因素影響呢?可見「情緒」也是聚合很多的「緣」才形成的一種現象。但這些激起情緒的「緣」,有的來自外在,所以這個「情緒」也是眾緣合成,並沒有自己的實質體。
當有人稱讚你的時候,人就會感到有顏面,要是這個「心」有獨立自主性的話,人怎麼都活在別人的話語下呢?要是真能自主的話,把每件事都感應成快樂的心情,那有多美好啊!但事實上就是不行,所以這個心並沒有自主性,而和外境處在互動狀態下。
以人的名面心態來說,其實每個人好慕名面的程度並不一樣,如果從小就教你捨棄名面的話,你的名面心就會淡些。但現今世俗都以名面為依歸,天天在這種環境薰染下,你就被染污了。但「欲望」不是實體性的東西,每個人的各種欲望程度也不一樣。也因為「欲望」沒有固定的實體,所以再度受教育,這些欲望就會消失。如果欲望是真實性的東西的話,那就無法改變了,而且本身也不會被影響,這樣你就可以明白,欲望也是可變,而且沒有固定的性質。所以這個欲望之心,並不是「我」。
以人的男歡女愛樂感來說,如果做愛等於樂感的話,那就應該隨時隨地的造作都會有樂感才是,但是並不盡然。只要叫你配上一個醜陋嘔心的人和你在馬路邊造作的話,你一定樂不起來。這就是說,淫欲的樂感並不是真實性的東西,而是結合種種的條件才形成的,而「心」只是其中的一份子。其他的心理苦樂感受也都是一樣的原理。所以,這個會歡喜,有苦樂感受的東西,並不是「我」。
當人吃下了蔥蒜之類的食物,就會增加淫慾心,或者吃下興奮劑的時候,人就會變成興奮狀態,要是這個心有自主性的話,就不該被影響。但其實這個心還被看到的、聽到的、接觸到的、聞到的、想到的事物所影響。也可以說這個心的變化情形和外境處在一種互動的狀態下,它們並沒有誰是獨立的。要是真有「我」的話,「我」就應該要有獨立性。
也可以說,這個心只是萬事萬物其中的一員,它和外境的一切處在變化的模式下,所以這個「心」也不是「我」。
在常人的意念裡,都存在著「我」的意識,只是一般人並不察覺。吾人誤把「無我」當是「我」,如此的顛倒之下,所以苦就不斷了。
換言之,心理的種種功能都沒有一個固定不變的性質,這叫做「無自性」,或者稱它是「空性」的。
再更進一步的探討,當我們能明白這個「無我」後,因為在吾人「心」中尚有一個「覺性」的東西,我們要借著這個「覺性」去開發一個「真我」,它是一個不被外境干擾,有自主性的東西,這就是所謂的「自性」。所以當前這個「我」是珍貴的,因為從「無我」到「真我」都是從這個「假我」來開發的,故言「唯我獨尊」。
(摘自狗子的佛性─以禪的智慧看人生 )
相關文章 |
|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