認識菩薩52階位
年級 |
52位 |
每個年級(階位)狀況與修學項目 |
備註 |
1 到 10 年 級 |
十 信 位 |
(1)信心:初發菩提,一心決定,樂欲成就。每個人不管是誰,只要發出利他之心、想要成佛等菩提心,即入此位。此心一發,善神護持。 |
|
(2)念心:常修六念,念佛、法、僧、戒、施及天。意即,心中有此六項目。知道有佛、法、僧。知道有持戒、布施這些東西,知道有因果報應、有天神。 |
|||
(3)精進心:聽到修行方法,當樂於持守或修學。 |
|||
(4)定心:對於苦惱事、壞事知道要遠離。 |
|||
(5)慧心:對於事情當多做思考。當捨對人或物的佔有欲。當捨棄對人或物為我所有的想法。 |
|||
(6)戒心:當開始持戒,若有犯戒要知道悔改。 |
|||
(7)迴向心:對於所修善根、所行之善事,可以迴向給他人。 |
|||
(8)護法心:對於外界的污染或壞事,當要防護自己免受污染。 |
|||
(9)捨心:對於財物,要能夠布施。對於惡心要能割捨。對於惡事要能遠離。 |
|||
(10)願心:隨時發出各種善心、善願,以培養自己更多的善根。 |
|||
11 到 20 年 級 |
十 住 位 |
(11)當信奉三寶,廣度學習各種法門,聽聞佛法修學智慧,對於修學當起信心。 |
|
(12)對於自己不好之處知道要修正自己。故當常自我檢視有那些過失,以能檢討改進。 |
|||
(13)知道人生要修行。要隨時提醒自己「要修行」。知道要提升心靈品質。 |
|||
(14)要給自己期盼,生生世世都要投生在有佛法之處。若遇佛法,則要珍惜。 |
|||
(15)當修各種法門,當培養自己各種善根,當做利益自己之事,也做利益他人之事。 |
|||
(16)當注意自己心念,要維持正念,莫生惡念。當注意自己心情,使自己維持在好心情。 |
|||
(17)當維持好的心念與行為,身心一致。心口一致。常說好話與好的態度。 |
|||
(18)若見惡事或逆境,要能維持自己菩提心不退,修行之心不退,利他之心不退。 |
|||
(19)當發願,願生佛法處。當發願,能遇佛緣。當發願,願逢佛法導師。 |
|||
(20)當發心能做佛事。當發心能普渡眾生。當發心能生生世世修行。 |
|||
21 到 30 年 級 |
十 行 位 |
(21)當修「隨喜行」,意即能隨緣、順緣而歡喜。能行布施而歡喜,亦能令他人歡喜。見他人勝處能生歡喜。 |
|
(22)當修「饒益行」,意即能持戒而利益自己或他人。他人有過能饒恕他人。 |
|||
(23)當修「無瞋恨行」,意即能修忍辱,遠離瞋怒,能謙卑、恭敬他人。不害自己或他人,對所怨之人要能忍受、寬容。 |
|||
(24) 當修「無盡行」,意即能精進廣修各種善法,能發度一切眾生之心。 |
|||
(25) 當修「離癡亂行」,意即能修定心,以遠離散亂、妄想分別。 |
|||
(26) 當修「善現行」,意即,對於所知的佛法,做人處世之法等,應該拿到生活中實踐、應用。 |
|||
(27) 當修「無著行」,意即,當學習「以無所住心」而行善。對於會貪著之事,要告訴自己不貪著。會執著之壞事,更要勸離自己。 |
|||
(28) 當修「尊重行」,意即要學習尊重有善根、智慧、賢明之人,要尊重佛法,要學習尊重他人的人格或權益。待人要恭敬、有禮。 |
|||
(29) 當修「善法行」,意即當學習表達能力。試著理解經典義理,試著了解他人說話的本意,培養「依義不依語」的能力。學習度化他人的方法。 |
|||
(30) 當修「真實行」,意即,要培養說得到做得到的情操。自己能說的也要能做,自己能做的也要能說。 |
|||
31 到 40 年 級 |
十 迴 向 位 |
(31)當修六度: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、智慧。當修四攝法:布施、愛語、同事、利行。對於親人或怨仇之人,平等看待。 |
30年級以上有自制力。31年級以上有幽默感。 ◆禪的修行 ◆學佛四依止—(1) 依義不依語 ◆無明大百科(1) ◆2.深度思考訓練 ◆3.反向思考訓練 (32~40年級功課) ◆各種修行法門與適用年級
進入悟中狀態。 當修「內觀」以自除塵垢。當修「外觀」以明「緣起」。 ◆無明大百科(1) ◆4.比較思考訓練 ◆5.雙面思考訓練 ◆什麼是我執? ◆什麼是無我? ◆什麼是無分別心? ◆如何突破主觀意識? ◆「空」是很平凡的道理(1) ◆如何修忍辱波羅密? ◆淺層意識/深層意識 |
(32)對於三寶信仰當維持信心,並將此善根迴向給廣大的眾生。 |
|||
(33) 對於生死,既不貪著生死,亦不怕生死。 |
|||
(34)對於三寶,當行供養。對於國家、父母、師長、眾生,當懷感恩。對你有功之人,都當懷感恩心。 |
|||
(35)將所修功德、善行,隨喜迴向給有緣眾生。 |
|||
(36)看待眾生,當持平等心,無差別心。對於貧、賤,富、貴,尊、卑等,當持平等心。 |
|||
(37)隨順因緣,迴向利益給所遇眾生。 |
|||
(38)以平等無差別之心,將一切善根迴向給所有眾生。 |
|||
(39)於一切法無取、無執、無束縛,以此解脫心迴向。並行普賢之行,與一切種德。 |
|||
(40)法界無量迴向。修習一切無盡善根,以此迴向,願求法界差別無量之功德。 |
|||
41 到 50 年 級 |
十 地 |
(41)初地:歡喜地。成就「布施波羅密」。 |
利他心不退 |
(42)二地:離垢地。成就「持戒波羅密」。 |
初果之位不退 |
||
(43)三地:發光地。成就「忍辱波羅密」。 |
自尊心已退 |
||
(44)四地:焰慧地。成就「精進波羅密」。 |
精進不退 可隨願投胎 |
||
(45)五地:難勝地。成就「禪定波羅密」。 |
可入禪定 |
||
(46)六地:現前地。成就「般若波羅密」。 |
可隨喜、隨緣生活於人間。智慧廣大,無遠弗界。 |
||
(47)七地:遠行地。 |
渡眾毅力不退 |
||
(48)八地:不動地。 |
不起絲微的無明 廣結他方世界眾生緣 |
||
(49)九地:善慧地。 |
法身狀態。活在阿賴耶識本體中。 |
||
(50)十地:法雲地。 |
回返眾生處,再結更多他方世界眾生緣。準備建立佛國。代表者「達賴喇嘛」。 |
||
51 |
等 覺 |
例如:「彌勒菩薩」,已經在他方世界成佛,又建立彌勒淨土名為兜率內院,同時亦在人間度化眾生,以備本賢劫成佛。此彌勒菩薩即是「星雲大師」。本賢劫第五尊佛。 |
平等、正確覺知一切 覺知性遍滿一切 對一切眾生的覺知平等 |
52 |
妙 覺 |
例如:「觀世音菩薩」,已在他方國土成佛,號「正法明如來」,又在本世界,以法身狀態,度化眾生。 另外三大菩薩;地藏、普賢、文殊,亦同以上。 法身佛即活在你心中,只要你想念其名號,即在你心中顯現。 |
法身佛(隱身佛) 沒有物質身,但活在眾生心念中。以法身度化眾生。 意識(阿賴耶識)神妙不可言,故言「妙覺」 可發出各種意念與眾生相通。 |
|
佛 |
例如:「南無釋迦牟尼佛」(本賢劫第四尊佛),已經在本世界示現成佛。而示現涅槃後,其實是前往他方國土,繼續度化眾生。 本賢劫第一、二、三尊佛分別是: |
真身佛 以肉身度化眾生 實語者、真語者、不虛語者。 |
想要檢定自己年級者請到:◆菩薩52階位的修行與檢定
想要知道更多修練法門請看:◆各種修行法門與適用年級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